前几天秦安配资,看到一个数据,分享一下:
瑞士信贷《2023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前1%人口掌握45%的财富,这一比例较1995年提升12个百分点,而底层50%人口仅拥有2%的财富。
劳动者报酬占比在主要经济体普遍下滑:美国从1970年的57%降至2023年的53%,德国从61%降至55%,中国则从2000年的49%降至42%。
这种分配失衡导致全球消费市场出现"哑铃型"结构——顶端10%群体贡献40%的奢侈品消费(如2023年爱马仕全球销售额增长22%,中国市场占比达35%),底层50%人口仅支撑25%的基础消费,中间阶层的萎缩直接造成有效需求断层。
1,贫富差距:王朝颠覆的起点
纵观人类历史,基本上系统的崩溃,都是从贫富差距大幅拉升开始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简单的解读就是,贫富差距拉大,会导致底层的大多数人面临生存危险,如此一来,底层人就会毫无顾忌,团结起来打破一切规则的牢笼,抢夺生存资料。既得利益者自然不会同意,反过头来会利用自己的力量镇压反对力量。
如此一来,社会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继续下降,蛋糕继续缩小。缩量竞争之下,分蛋糕就会变得更加激烈。这就形成了一个负向的螺旋,直到一股新的政治势力,重新分配资产。
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体现得更为明显。300年一个王朝周期律,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贫富差距拉大往往是一个王朝颠覆的起点。(参考:《马尔萨斯陷阱2.0:科技停滞新时代》)
但,这个世界很难办。
因为想要发展经济,必然需要用金钱来激励人们的积极性,这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必须要有贫富差距,不然这个社会无法进步。偷懒也能正常生活,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循环,社会主义也不能养懒汉。
可是问题在于,屠龙少年终成恶龙,那些曾经靠着这些自由制度成长起来的资本家,转过头来,就会把自己身后的栅栏关起来。
利用自己的资本、规模优势,进行不公平竞争,阻挡后续的竞争者。这是人性的基本规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正所谓,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2,资源错位,实乃亡路
上面的道理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的秦安配资,从更加纯粹的经济学角度来说。贫富差距拉大,本质上是有钱人在压榨穷人的财富,分走了原本属于穷人的蛋糕。
穷人又没办法反抗,结果只能减少其他非必须、非即时性的投入,比如教育、医疗、减少婚姻和生育,甚至会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获取必要收入,毕竟生存权大于一切。
这种情况下,社会秩序被破坏,经济运行的成本上升,后劲不足。这些资本家,用消耗未来的方法,获得高利润。至于后果,谁来承担,那就是政府的事儿了。
就拿美国的各种回购来看,苹果之流的公司,明明账上现金很多,但是资产负债率却高达80%,钱去哪了?贷款回购,本质上是在薅羊毛,因为他们获得的低息贷款,整个社会集体承担代价的,可是好处却被一小撮人搞走了。
政府不惜增加负债,降低利率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这些公司借钱投入研发,多提供就业岗位,为未来做投入,他们来了一个左手倒右手。
从支出的角度来看,财富过度集中,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支出不足。富人一个人一天再怎么吃,也只能吃三顿饭,睡一张床,创造的需求是有限的。大头可能都放在一些奢侈品支出,而这些本质上来说,对整个社会,没有太大帮助。创新对他们来说,是有风险的,守成几辈子都吃不完,创新可能就二世而亡,所以,宁愿有限度的消费,也不愿意投资。
比如,一个富家公子没事的时候,可能会养着几千的歌舞团,这些人天天也不事生产,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消耗品。这样一样,社会中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非生产性、纯消耗性的服务业。由于这些行业利润还可以,反而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源,进入这个行业,引发资源错配。正如如今流行的一句话,不怕富二代败家,就怕富二代要创业。
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有钱却不花钱,想花钱的人却没钱,结果就会导致需求不足,产能严重过剩,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这些有钱人得到钱的方法路子不正,那么他们还会转移财富到国外去,甚至于成为颠覆社会秩序的人。
因为在现有的制度下,权力和金钱是分离的,一旦权力和金钱同流合污,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他们自己会内部颠覆。就像前苏联一样,解体是因为各种特权阶级接着改革,掌握了大量私人财富,解体了这些财富才是合法的,否则随时有可能被剥夺,这个时候,他们才是倒台的最大推动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价还挺到位: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正因如此,资本主义市场,会出现周期性的危机。
有人说,技术的进步也会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因为越是高科技的行业,越是赢家通吃,这往往就会导致利润会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比如英伟达,投资英伟达的人在很短时间就享受了财富的巨额增长,但英伟达的成功是依赖于整个美国体系的。成本由美国社会体系承担,果子被一群人摘走了,游戏要是这么玩,长久不了。
我觉得技术进步是创造财富的必然过程,这与财富的均衡分配并不矛盾,不能将技术进步作为贫富差距的借口,相反,越是如此,越要重视财富的二次分配。
举一个例子,气候变暖导致水灾增加,这个时候当然应该修筑堤坝,预防水患,而不是去责怪,为什么气候变暖,并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气候变暖这件事上。
类似的道理,技术进步本身有好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完全可以采取一些错误,来解决它的副作用,而不是听之任之。
3,美国往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说到这个问题,美国现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如下图所示,如今的美国贫富差距问题,达到了2战以来最严重的时期。
更加糟糕的是,2战之后,全球进入全球化时代,整个全球大蛋糕在迅速增加,反而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逆全球化之下,蛋糕不变大了。特别是由于中国的强劲竞争,蛋糕还有可能会缩小,在缩量竞争甚至存量竞争之下,贫富差距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这个时候,美国的底层民众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知道的是,自己的日子并没有过得很好,别看美国的人均GDP一直在增长,自己反而不如上一辈。切身的体感,他们是知道的,所以就会非常不满,他们就会投票去选择,那些去改变市场的人。
那么。这个时候,特朗普站了出来,他说,都是中国人的错,他们抢了美国人的工作。只要对中国加关税,制造业回来,你们就能恢复到往日的荣光了。红脖子们一听,似乎是这么个道理。他们不懂什么经济学,只是到自己的爸爸当年是个普通的工人,过得日子比自己更好。
但实际上呢?他们只是想要工厂回归带来自己的增长,可是他们并不想去工厂打螺丝。福耀美国工厂招工人都非常困难,连70岁的人都不放过。
关税这一套,根本就是政治投机的把戏。明知道这一套,不可能成功。
一方面,这是动了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蛋糕,必然会导致非常强烈的反扑。因为华尔街,正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正是他们把产业转移出去,实现了自己利润的最大化,股票蹭蹭蹭的上涨,现在要搞制造业回流,还加关税,这不是掘坟吗?比如美国苹果手机如果每年多支付几百亿美元的关税,那股价花不得蹭蹭蹭的往下跌,这比要命还要命。
另一方面,美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去工业化,连工人都没有了,怎么承接制造业?前几天达利欧说了一个数据,非常说明问题:美国的人口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大约1%的人极其聪明,他们上最好的学校,出来后创造“独角兽”公司;还有10%的人表现良好;但有60%的人口,他们的阅读能力低于小学六年级水平,这使得他们在现代制造业中难以成为有生产力的参与者。
既然这一套不可能成功,那么特朗普还要这样干,要么他就是真傻,要么他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而已。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时势造英雄,逆势造蠢蛋。美国有精英,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够解决问题。但是,他们是选不上去的。因为底层的美国人,没有那么高的水平,他们不懂这些道理。如果你告诉他,先吃10年苦,未来美国会更好,结果肯定选不上。
美国选民肯定说,凭什么让老子吃苦?未来的人他们自己不能吃苦吗?而且,你说能成功就成功,要是吃了苦,还有苦怎么办?所以,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机会上台,反而像特朗普这样夸夸其谈、趋炎附势,顺着红脖子的想法的人,才会被选上台。
他上台之后,这顿操作,简直让人侧目。一方面,加强大的关税,让穷人买单,另一方面,又准备给有钱的人减税,转头把钱送给有钱人,这玩的一手乾坤大挪移,正是火上浇油。
所以,我估计现在支持特朗普的这群人秦安配资,未来会反水,美国的中期选举,可能会非常尴尬,民主党很可能重新夺回多数。
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