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上上通,交出了一份令市场震惊的三季报:
第三季度营收81.74亿元,同比下降52.66%;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暴跌65.62%。

这份成绩单甚至远低于券商此前“营收下滑30%、净利润下滑45%”的最坏预期,在资本市场上引发轩然大波。
然而,与惨淡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粮液同日宣布了豪气的分红方案。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7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超100亿元。
同时,公司股价在业绩公布次日低开高走,最终收涨0.44%,市场反应耐人寻味。
业绩寒冬:行业冰河期的集体困境
五粮液的业绩下滑并非孤例,而是整个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
2025年,中国白酒产业正式步入“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
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265.5万千升,同比下降9.9%。

上市酒企的三季报几乎集体“失速”,20家企业中仅2家实现微增长,近十年来的行业繁荣周期似乎戛然而止。
消费场景的萎缩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2025年5月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将禁酒范围扩展至所有含酒精饮料,进一步压缩了高端白酒的政务消费空间。
与此同时,商务宴请占比下滑,婚庆寿宴和家庭独酌成为相对稳定的消费场景。
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对此评价道:
“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已演变为一场对企业综合实力的全方位‘压力测试’。”
在政策调控、消费转型与存量竞争的三重压力下,白酒行业整体告别了过去狂飙突进式的发展模式。
刮骨疗毒:五粮液的主动战略调整
面对行业寒冬,五粮液选择了最为艰难却着眼长远的道路:主动调整,刮骨疗毒。

与那些为保业绩向渠道盲目压货的企业不同,五粮液主动调控投放节奏,帮助经销商去库存。
这种策略短期内必然导致报表业绩下滑,但却能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价格体系的修复是五粮液本次调整的核心目标。
数据显示,第八代五粮液的市场批价从年初的约920元/瓶一度跌至820元/瓶左右,出现严重价格倒挂。
通过主动控量,中秋节后其批价已回升至830元/瓶并逐步企稳。
渠道库存的清理成效同样显著上上通。
截至2025年三季度,五粮液合同负债余额92.7亿元,环比减少8.1亿元。
合同负债被视为酒企业绩的“蓄水池”,其环比下降印证了公司主动控制发货节奏,助力渠道消化库存。
国金证券分析师刘宸倩在研报中指出:“公司主动降速去化包袱,核心品普五积极去化渠道包袱、批价自节前低点有所回升。”
这种主动“业绩洗澡”的策略,虽然带来短期阵痛,却有望为公司换来长远的健康发展。
转型布局:产品与渠道的双重变革
在应对短期挑战的同时,五粮液也在积极布局长远转型,从产品创新与渠道优化两个维度同步推进改革。

产品年轻化成为五粮液突破困局的重要尝试。
第三季度,公司重磅推出29°五粮液·一见倾心战略新品,以低度化、年轻化切入新消费场景。

令人惊喜的是,该产品上市不足两个月销售已突破亿元大关,成功开辟了“年轻化白酒”新赛道。
渠道优化与数字化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在传统渠道方面,五粮液积极拓展空白薄弱市场15个,新增终端一万余家。
终端直配模式已覆盖全国20个重点城市,有效提高了市场管控能力。
在新兴渠道方面,五粮液1—9月线上渠道销售同比增长8%;大会员体系总人数突破两千万。
通过五级联动机制累计拜访企业近4000家,销售转化率达70%,数字化营销成效初显。
中国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学飞指出:
五粮液“并非被动承压,而是主动优化渠道库存、稳定产品价格,并持续推动营销改革与产品矩阵创新”,
这些举措有助于巩固其市场份额和维护品牌长期价值。
现金为王:百亿分红的底气与底气
尽管业绩短期承压,但五粮液依然抛出了超100亿元的中期分红方案,这背后体现了公司雄厚的财力与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纵观“十四五”期间,五粮液一直保持着高比例分红。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五粮液每年保持了百亿元以上的分红,
分别为117.34亿元、146.8亿元、181.27亿元和223亿元,4年累计分红668.41亿元。
更令人瞩目的是,五粮液在2024年发布了《2024—2026年度股东回报规划》,明确每年度现金分红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70%且不低于200亿元,以制度性安排锁定股东收益预期。

充裕的现金储备为五粮液应对行业寒冬提供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5年三季度,五粮液货币资金达1385亿元,同比增长19.62%。
雄厚的资金实力使得五粮液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依然能从容推进战略转型,并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回报。
中国酒业协会智库专家蔡学飞认为,五粮液以“真金白银”为核心的回报模式,
一方面直接增加了股东的财产性收入,让投资者切实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
未来征途:存量时代的破局之道
展望未来,五粮液的转型之路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新的增长机遇。
国际化布局成为五粮液破解增长瓶颈的重要方向。
2025年,五粮液继续启动“和美全球行”,从日本大阪出发,深入德国、塞舌尔、西班牙、韩国等国家。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至10年国际化市场要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ESG实践则是五粮液提升长期竞争力的另一关键。
五粮液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建设“零碳酒企”,制定了“2030年前酿酒车间绿电使用占比将升至100%,冷却水回收利用率将升至超90%”的规划。
这种前瞻性的布局有望帮助五粮液在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抢占先机。
不过,分析师们对五粮液的短期前景仍持谨慎态度。
太平洋证券预测,五粮液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5.0%/0.0%/4.0% ,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2%/2.0%/4.3%,业绩复苏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白酒行业专家肖竹青对此表示,五粮液在2013年、2020年等周期底部均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实现逆袭,本轮调整仍是其“蓄力换挡”的关键期。
公司短期业绩波动不改长期价值,未来成长空间在于发力低度酒、发力国际化、发力文化IP,积极构建“新增长曲线”。
在白酒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品牌价值”和“消费者运营”深化转型的今天,
五粮液以短期业绩阵痛换取长期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折射出中国白酒龙头企业在行业转型期的智慧与定力。
随着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振内需等系列顶层设计落地,白酒行业有望加快出清、筑底回升。
对于手握超1300亿元现金储备的五粮液而言,这场行业寒冬或许正是一场淘汰竞争对手、巩固市场地位的良机。
当泡沫褪去,价值终将回归。
五粮液的深度调整,不过是中国白酒行业从黄金时代走向白金时代的一个必经的转折点。
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